全球首个“AI+甲骨文”创新赛事启动
4月20日是第十六个联合国中文日,在河南安阳启幕的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现场,“AI助力甲骨文研究考释与活化利用邀请赛”(简称“AI+甲骨文”大赛)正式启动。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在汉字演变史和中华文明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本次赛事希望通过数字科技助力古文字研究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本次大赛由国家“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指导,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政府、安阳师范学院、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等单位联合主办。
作为汉字源头与文明基因的甲骨文,在现存4500余字中仍有3000多个“未解之谜”。如何让甲骨文走近大众、焕发新的活力,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在启动仪式上介绍,“AI+甲骨文”大赛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甲骨文领域的创新应用,构建“学术研究-技术突破-大众传播”的全链条保护传承体系。
本次“AI+甲骨文”大赛依托“数字甲骨共创中心”的殷契文渊、甲骨文AI协同平台及“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向学术界、科技界及大众群体设立学习研究、算法开放和大众创意三大赛道。
在AI甲骨文研究邀请赛的学术赛道,全球跨学科团队将基于全球最大甲骨文数据集“殷契文渊”,聚焦文字释读、甲骨缀合等核心课题,重点攻关新字释读与多维论证,成果将为古文字研究提供体系化突破。
AI甲骨文算法挑战赛的算法赛道则面向技术攻坚,通过AI自动缀合未公开碎片、智能识别重片,为甲骨整理效率提供数智化引擎。
AI甲骨文焕活创意赛的大众赛道则借力AI工具,邀请创作者以动态字库、虚拟展品及剧情短视频重塑甲骨文表达,并联合甲骨文科普达人李右溪发起“当甲骨文遇到AI”特别视频赛题,推动古老文字以鲜活形态融入现代数字语境,激发大众对甲骨文的兴趣。
刘永革表示,当前,甲骨文研究离不开人工智能,AI算法在字形分析、缀合效率、文化创意等领域潜力巨大。
“我们希望通过‘AI+甲骨文’的赛事激发跨学科协作,加速甲骨文从学术深闺走向数字时代的大众化、智能化,也希望甲骨文反向助力AI大模型的发展。”
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表示,甲骨文大模型需要业界及科研机构协力,以大赛为抓手,共同丰富甲骨文乃至古文字的自主、优质的语料库,将大语言及多模态大模型的能力与甲骨文特点结合,不断完善智能体服务专家学者的研究考释、公众和创作者的活化利用。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AI日报、中国新闻网等)
上一篇:AI豫见未来课堂
下一篇:上海交通大学推出“AI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