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发布“AI十条”,全力建设AI学科
2025年4月20日,上海交大AI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工作方案(即“AI十条”)。
这一改革方案以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和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为组长的工作推进小组为核心,整合科研院、网络信息中心、人工智能学院等多部门力量,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AI十条”聚焦人工智能学科跃升、AI For 种子计划、智慧文科建设、AI+应用场景创新等十大领域,旨在夯实交大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引领地位,推动AI技术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学突破等方向的深度应用。
学校还将通过完善算力支持、优化教师考核体系、打造校园AI文化氛围等配套措施,进一步强化支撑保障,力争实现“半年见成效、一年大变样、两年成示范”的目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上海交大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的决心,也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注入了强劲动力,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工作方案
1. 实施人工智能学科跃升计划。全力建设AI学科,夯实交大人工智能学科的全球引领地位。
2. 实施AI For 种子计划。聚焦“传统方法尚无法突破的高价值科学问题”,培育一批具有学术或产业影响力的成果。
3. 推进校内科研布局中设立AI专项行动计划。在学校STAR计划、医工交叉、深蓝计划等项目中设立AI专项,探索AI驱动医学、海洋等研究新范式。
4.实施智慧文科建设提升计划。推进文科实验室建设,推动开放科学数据工作,设立智慧文科重点项目,促进文科科研范式创新。
5.实施AI For 赋能计划。支持跨学科团队,推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和战略价值的成果。
6. 实施AI+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培育建设支持计划。支持各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市场应用的良性互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场景和标杆产品。
7.建强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联动校内外资源,建立跨区域成果共享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化应用,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8.变革“AI+HI”育人新模式。推动“AI+HI”“双驱动”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知识与人格并进、效率与温度并存、智能与智慧并重的育人格局。
9. 实施校园AI文化氛围提升计划。打造“交大AI周”品牌活动,举办AI创新大赛,全面提升校园AI氛围。
10.建设校园智慧决策与服务系统。围绕教学、资产管理、科研管理、人才引育、学生心理健康、学术资源供给等领域,建设一批智能决策与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