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AI产业“新高地”蓝图,首届酒仙桥论坛定义AI发展四大趋势
4月15日,为期6天的2025酒仙桥论坛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正式启幕。论坛汇聚产学研各界领袖及头部企业代表,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前景、创新应用、生态发展”三大核心领域,探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在大会首日开幕式暨主论坛,覆盖人工智能各领域、不同行业的领先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驱动下的数字中国”这个时代课题,分享最新的AI创新趋势和数智化发展实践成果,拆解加速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的“通关攻略”,凝聚诸多推动行业发展的真知灼见与思想共识。
作为AI时代原生国有企业和酒仙桥论坛主办方,北电数智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荆磊在致辞中说,“酒仙桥论坛也将成为产业各界紧密携手、务实沟通的平台,共同探索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与生态协同发展路径。”
进化基础模型,激发智能新生产力
国产大模型能力快速提升,模型发布活跃,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日渐丰富,落地应用不断深化,企业以大模型能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焕新AI生产力。
过去一年,全球大模型迎来技术跃迁与生态重构的双重浪潮。随着智能体的蓬勃发展、多模态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技术的普惠化,中国AI大模型行业将迎来一个新的起点。
中关村朝阳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娄毅翔在开场致辞中分享道,从多模态大模型突破认知边界,到生成式AI重塑内容的生产,从数字人直播带货创新商业模式,到智能诊断系统走进了千万的医疗机构,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速度改写产业变革,催生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北电数智首席技术官谢东认为,AI时代需要构建一个分布式的智能协作系统,AI时代的基础架构需要数据、算力、模型深度融合,多模态语义和引擎,任务驱动与智能闭环,可信制度与责任护栏,平台化协同与生态演进,持续学习与自演化能力六大能力。
北电数智首席技术官谢东发表主题演讲
夯实数据底座,驱动产业智能升级
高水平大模型的出现为行业智能化带来了技术实现的可行路径。在后时代,人工智能逐步从“模型”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以“可信数据安全流通”为题发表主题演讲,直指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治理的核心挑战与破局路径。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已成为关键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安全治理需要建立覆盖采集、标注、流通、销毁的全链条防护体系,这需要政府、企业、技术协会共同作答。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发表主题演讲
北方华创微电子副总裁、流程与数字化中心总经理夏凡在演讲中分享道,数据治理是AI的基础支撑,在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企业应筑牢数据底座能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优化数据应用场景,赋能创新应用模式和价值增值。
构建算力生态,释放AI核心动能
数据决定人工智能的上限,算力则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底线。未来算力发展将呈现多样化需求,追求高性能和追求普惠两条路同时存在。
海量数据需要高性能的算力、存力,模型的训练、推理对网络负载能力提出新要求,随着模型越来越复杂,算力、存力、运力之间的协同问题将变得突出,推理一类模型对实时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面对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强调,当前智算发展困局集中体现在国产自研AI芯片短期高效供给受限、基础设施能耗问题凸显等方面,必须加快构建国内自己的算力生态,开展生态建设协同创新,激发算力新需求,与北电数智等共同推动国内算力产业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发表主题演讲
AI大模型在通识类开始超越人类,同时技术快速发展加速AI普及,驱动算力底座升级。华为公司计算产品首席营销官李鹏深入阐释了从基础设施到场景创新的技术路径,强调打造坚实领先的算力底座对释放AI生产力潜能的重要意义。
随着AI应用场景的指数级拓展,算力需求正从单一集中式向多元分布式演进。会上,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刘新民在演讲中说,当前,行业算力需求强劲,追求规模仍是技术进步的基本门槛,期望与各方携手把握 AI 机遇,共创智能时代更大未来。值得一提的是,在酒仙桥论坛期间,新华三与北电数智还联合举办了“应用驱动的新质AI生产力”分论坛,聚焦政务、医疗等典型行业场景的AI落地路径,助力产业升级提速。
融合行业场景,加快智能化演进
大模型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挑战,通用模型只能解决业务的浅层痛点,要想深入业务工作流,系统提高生产力,需要集合行业的数据、知识,基于细分行业场景和需求,打造专业能力更强的行业模型,实现从技术创新到应用的整体闭环,让AI更好地服务整个产业和社会。
当前,以大模型、智算中心、智能体为代表的新一代AI技术,正深度融入政务、工业、医疗、金融等领域。论坛现场,北电数智与来自不同行业的头部企业代表分享了AI在自身业务中的落地成果与探索路径,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出可实现、可融合、可量化的产业样态。
京东方高级副总裁、集团联席首席技术官姜幸群表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I 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的技术驱动力,经过多年AI能力的积累和沉淀,京东方已经形成了AI技术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闻歌首席执行官罗引认为,大语言模型并非基础科学的突破,而是技术、数据、算力三大要素高度密集的工程积累成果。面向行业应用,大语言模型可助力报表分析、中医诊断、政务问答、品牌洞察等场景,并结合智能体平台,让企业基于自身业务需求定制数据、调用工具,最终实现企业级应用。展望未来,AI与行业的深度融合,需要从复杂异构数据中挖掘规律,再结合动态实时数据进行推理推演,以支持决策。唯有将数据、模型与领域工程紧密结合,才能在行业数智化升级中创造更大价值。
针对推动AI技术与行业融合,赋能产业发展,北电数智首席营销官杨震介绍,北电数智构建了“1个AI基础设施底座+2大产业发展平台”的创新范式,以传统产业赋能平台为各个关键领域打造场景解决方案,推动AI可信赋能百业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平台则通过打造共性技术平台,推动新兴产业落地。北电数智以产业共性打造AI要素平台,聚集人工产业从底层算力到平台层再到应用层的企业,加速人工智能生态成长,围绕在地核心产业,推动人工智能生态企业成长,真正走入千行百业。
会上,北电数智与中科闻歌、新华三、中科海光正式签订战略协议,推动算力、数据、模型等核心资源在产业体系中的深度融合与落地应用,为AI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前沿议题的专业论坛平台,2025酒仙桥论坛还将举办数10场分论坛,覆盖AIDC、可信数据服务、战略新兴产业、AIGC视听创新、新质人才生态、Al创新投融资、金融、医疗等产业发展核心议题,持续推动技术对话、经验共享与生态合作。
站在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酒仙桥论坛将持续发挥平台价值,服务首都科技创新发展大局,助力构建开放、协同、安全的AI发展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