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展开全部内容 ▾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作者:AI日报时间:2025-04-20 阅读数:151 +人阅读

AI应用全景图谱

为了更直观全面地体现国内AI应用的现状与演变趋势,量子位智库在图谱中选取了三大维度 — to C消费端产品、to B行业应用和底层开发工具,涉及的50+细分赛道如下: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在此基础上,我们基于自研产品数据库、一手产品体验、底层逻辑分析等,选取了最具代表性和长期发展潜力的400+AI应用及企业,绘制了这份全景图谱。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AI应用趋势总览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我们从模型层、C端产品层、B端应用层和开发工具层四大角度出发,交叉式地总结了国内AI应用现状与演变方向。

1. 模型层

新模型架构和训练策略优化推动大模型普惠,但技术代差和系统级优化才能形成竞争壁垒

受益于模型架构创新(如混合专家系统MoE)、训练策略优化(如结合了监督微调SFT/强化学习RL的后训练)和软硬件协同等,大模型普惠化正全面展开。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截至25.3 国内头部大模型API价格

除性价比之争外,量子位智库认为,国内大模型的竞争重点将从“技术有无”转向代差级别领先能力。

以模型推理能力之争为例,国内厂商的“从无到有”的追赶速度惊人,但由于技术水平差异有限,在实际落地时难以表现为突出的产品功能和使用体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用户,代差级别的领先能力更为重要。

模型协作创新范式出现,推理、多模态及端侧模型单点突破

从腾讯、百度等头部大模型厂商接入-R1可以看到,相较底层技术,厂商目前更加关注成本效率和场景定义权,“协作创新”取代了此前的“重复造轮子”。

国内AI在模型深度推理能力、多模态技术以及端侧模型方面的单点突破,也带来了新的落地场景和用户群体。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细分技术能力及国内代表

2. C端产品层

AI智能助手领跑第一轮场景探索,产品头部梯队基本定型

基于量子位智库的数据调研,目前国内的第一轮场景探索已基本完毕。AI智能助手、AI搜索、AI 2D生图和AI直接生成视频成为本轮最受关注的AI原生场景。

在Web端,头部产品主要由互联网大厂掌控,业务矩阵联通和一站式AI工作流特色明显。2025年3月,Web端AI产品访问总量超过6亿,总月活超过1.2亿,共11款产品总访问量超过千万,20款产品MAU超过百万。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25.3 国内Web端AI产品访问量榜单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25.3 国内Web端AI产品MAU榜单

而在APP端,初创公司和创新场景获得了更多机会。

除AI智能助手和AI教育共同领跑外,AI笔记、AI记账、AI输入法、AI趣味性创作等创新性场景开始崭露头角。2025年3月,AI APP产品总新增下载超过1.6亿,平均每天有约2亿人在使用AI APP,共6款产品当月新增下载超千万,6款产品的平均DAU超过千万。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25.3 国内AI APP新增下载量排名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25.3 国内AI APP平均DAU排名

一站式/全陪伴工具成为短期新趋势,AI操作系统可能成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

以豆包和夸克为典型代表,国内的AI产品正在通过「功能一站式」和「形态全陪伴」,试图从「单点效率工具」上升为「端到端超级工具」。信息流推送、AI文档编辑、AI存储等额外功能,以及浏览器插件、可随时快捷键唤起的PC端等产品形态都在帮助各AI产品一站式全覆盖用户工作流与各类使用场景。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夸克AI超级框

其中,由于可以直接成为流量分发中枢并跨终端协同,AI底层操作系统值得特别关注,为众多AI终端厂商抢夺流量分配权和生态链关键位置提供了新机会。

意图直达的AI Agent是最终理想形态,工具调用生态成为决胜点

相比和等AI产品形态,AI Agent通过两大特征——「被动响应到主动行动」和「单一功能到生态整合」,实现了意图直达的新交互范式和服务分发网络。量子位智库认为,AI Agent下一步的竞争点在于对外部工具的调用能力,也即最终可执行任务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3. B端应用层

行业垂直大模型带动多场景规模化渗透,开源模型+行业微调提升中小企业渗透率

无论是以增量预训练还是后训练,行业垂直大模型能够通过领域知识提升模型-场景间的契合能力。模块化架构(如MoE层和任务路由机制)使行业垂直模型能够进一步匹配具体的场景需求,帮助企业跨场景复用底层大模型,使AI应用从智能客服等单点效率工具(如智能客服)提升为全链路的生产力引擎。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高AI渗透率行业及核心场景

4. 开发工具层

开发生态标准化+软件工程AI化,独立开发者迎来模块化开发时代

一方面,MaaS平台、和MCP等协议的完善意味着“接口式的标准化开发”,AI应用开发的基础设施整体完善。

另一方面,在AI代码工具和低代码AI应用/Agent开发平台两类产品的共同支持下,软件工程大幅AI化,使开发者的主要工作从底层编码转向需求设计与逻辑编排,AI应用开发成本结构性下降。

无论是专业开发者,还是爱好者,都能受益于日渐成熟的AI应用开发生态与工具,低成本高效率地构建AI应用。AI产品开正将从资源和技术导向,逐渐转向场景创新型导向。

C端赛道详解

在报告第三部分中,量子位智库对C端的各类重点产品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和预测,将其区分为AI智能助手、AI办公、AI创作、AI文娱和AI生活五大场景,并对各场景下的细分赛道、代表产品、数据表现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开。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AI办公场景细分赛道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AI创作场景细分赛道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AI文娱场景细分赛道

《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发布:首轮产品格局已经落定

AI生活场景细分赛道

获取完整报告

从24年开始,量子位智库搭建了自研的AI产品库及数据观测渠道,对国内上千款AI产品进行长期跟踪和系统性研究,并以数据月报、数据榜单和格局分析的形式产出研究。

通过这份年度的《2025中国AI应用全景图谱报告》,我们期望能够通过对产品格局和数据表现的分析呈现,揭示国内AI产业向产品及商业化深水区转变的趋势,为各位读者提供关键决策锚点。

完整报告下载链接:

— 完 —

当前位置:首页 >> AI日报
查看更多